【学术报告】厦门大学郑南峰教授畅谈“纳米表界面化学”

  6月24日下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国家***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郑南峰在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为师生作了题为《纳米表界面化学》的学术报告。

  据了解,郑南峰教授率领团队成员利用常规和非常规的化学手段合成各种新型的功能材料,特别是在不同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催化/光催化、环境、医疗、分离、能源制备、存储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2007年已发表2篇Science、3篇Nature子刊、10余篇J. Am. Chem. Soc、Angew.Chem 以及几十篇其他国际著名学术论文,研究工作先后被Nature、C&E News等重点报道。

  报告会上,郑南峰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纳米晶体的表面结构、催化性能控制和界面表征,包括如何用看不到的有机小分子去调控纳米材料形貌、纳米材料的表面控制选择性、用准确结构的纳米团簇来进行可视化研究等纳米表界面化学的前沿研究内容。

  科研要能"接地气"。 郑南峰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合成的新型纳米材料——钯蓝、"贵贱金属"合体。钯蓝仅有几个原子层的厚度使所合成的超薄钯纳米片拥有绚丽的蓝色,这一材料可直接应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疗,并拥有纳米金等光热疗剂无法媲美的光热稳定性。"贵贱金属"合体——用很贵的铂金和便宜的铁镍氢氧化物做成,不足5纳米。这个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小东西,却能在清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时发挥大作用。在防毒面具中应用它,可突破现有技术,长效去除一氧化碳,在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网中引入它,则有望有效去除甲醛。

  来自化工学院百余名师生聆听报告,并和郑教授进行互动交流。报告会拓宽了广大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视野,有利于高水平研究工作的推进。